良品铺子加盟条件和费用
文 | 金卫
万亿休闲零食赛道上,几千家公司林立,零食赛道面临“同质化”、“内卷化”的现象,近年来一些头部上市公司业绩下滑。
8月26日,休闲食品龙头企业良品铺子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48.95亿元,同比增长10.72%,归母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微增0.67%。
营收利润双双增长的背后,良品铺子多项数据出现放缓,与2021年上半年两位数的增长相比,今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的增速下滑,尤其是上半年良品铺子的扣非净利润1.3亿,同比下滑17.19%。
虽然高端化喊了几年,但良品铺子依然未能彻底摆脱增收不增利的困局,尤其是近年来赚钱能力越来越弱。良品铺子怎么了?
利润多年停滞不前良品铺子是一家主要从事坚果炒货、糖果糕点、果干果脯等休闲零食的生产和销售的湖北企业,成立于2006年,良品铺子从当初的一家小店发展为有着近3000家线下门店的连锁零食企业。
2020年,头顶上交所首家“云上市”企业的光环,良品铺子脚踩风火轮登陆a股市场,成为当时盛极一时的“高端零食第一股”。上市之初,良品铺子的市值巅峰时一度达到350亿,如今的120亿,缩水了200多亿。
从营收利润来看,良品铺子度过了2018年净利润暴增期,到近两年有些裹足不前。
2021年,良品铺子营收93.24亿元,同比增长18.11%,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同比出现18%的降幅,为近年来首次下滑。
今年上半年,良品铺子的净利润微增,尤其是扣非净利润1.28亿,同比大幅下滑17%。
对于上半年的业绩表现,良品铺子在财报中表示,面对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散发、线上经营环境变化、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多重挑战,良品铺子进一步聚焦业务策略,向产品创新和渠道发展双轮驱动转型,重构增长动力,今年上半年公司聚焦核心品类研发,持续深入全渠道业务布局,推动业务规模稳步增长。
良品铺子从一家小门店发展到全国连锁的休闲零食企业,主要是赶上了休闲零售、电商的两大风口,不过,由于零食行业门槛低,休闲食品赛道上挤入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头部公司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再加上互联网的流量越来越贵,电商的红利见底,直接拖累了良品铺子的业绩。
2019年至2021年,良品铺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7.15亿元、78.94亿元和93.2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0亿元、3.44亿元和2.82亿元,相比于营收的增长,净利润有些停滞不前。
这背后,一方面是良品铺子的营业成本多年处于上升态势,2019年至2021年,良品铺子的营业成本分别73.30亿元、74.93亿元、90.46亿元。另一方面,良品铺子的期内费用逐渐上升,尤其是销售费用,2021年良品铺子的销售费用为16.72亿,同比增长29.83%,其中促销费用约为8.3亿元,约占销售费用的一半,同比增长34%。
2021年第四季度,为了在“双十一”和“双十二”电商大促节日获得更大的曝光量,良品铺子在平台电商、社交电商、团购、社区电商等多个新兴流量渠道加大了营销推广费用投放。在大力营销促销下,良品铺子第四季度实现营收27.55亿元,占全年营收的29.55%,但结果当季却录得3371万元的亏损,成了赔本赚吆喝。
良品铺子折射了当下休闲零售的瓶颈,企业多多,但销售渠道离不开线上线下,线下租金人力成本贵,线上流量更贵。
目前良品铺子所采用的策略:一方面是发力高端食品,另一方面是深入全渠道业务布局。
良品铺子在半年报中称,公司加大全渠道融合经营,线下业务加速关键城市布局渗透,聚焦用户分层经营,通过多路径拓客提升门店流量及转化,线上业务精细化用户运营,新兴渠道持续扩张。
从收入构成来看,良品铺子的线下渠道仍占据总营收85.9%的份额,依然是主流渠道。
截至2022年上半年,良品铺子线下门店数量为3078家,新开门店302家,其中直营门店93家,加盟门店209家,也就是说,良品铺子依然在不断的加大线下门店规模。
至于线上,良品铺子则主要通过社区电商渠道打造流量爆品,累计服务社区消费者同比增加67%;团购业务已覆盖全国4个直辖市及15个省份。
从良品铺子披露的第二季度运营情况看,电子商务销售额10.23亿元,占当季度销售额的50%左右,销售同比增长了3.61%,毛利率为33.28%,同比上升1.57个百分点。其中,增长最快的渠道是团购,同比增长305.83%至4900万元,但团购的毛利率降幅也最高,同比下降了9.41个百分点。
良品铺子高端化多重尴尬早在2019年,良品铺子高举“高端零食”的大旗,表示立志“成为消费者心智中高端零食的代名词”。
良品铺子创始人杨红春对高端化有一个自己的表述:即高品质、高颜值、高体验及精神层面的满足。
这两年,高端化成为良品铺子的重要战略,旗下的儿童零食品牌“小食仙”即是近年来主推的产品之一。
2020年5月,良品铺子推出儿童零食品牌“小食仙”,当年实现收入2.23亿,净利润2540.98万元; 2021年全年销售额为4.17 亿元,同比增长 41.17%。但今年上半年,全渠道终端销售额为2.19亿,同比增长21.33%,增速出现放缓。
高端化,不仅意味着更高的定价,也意味着更高的利润空间,但从实践来看,高端化并未给良品铺子的业绩带来飞跃。
从毛利率来看,良品铺子仅在2019年毛利率略有增长,但其后两年连降,2020年,良品铺子的主营业务毛利率为31.13%,到2021年的毛利率为26.98%,下降4个多百分点。
营销费用越花越多,赚钱能力反而越来越弱,良品铺子的“高端化”变得越来越模糊。
8月24日,在发布半年报之际,良品铺子官宣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联合共建的“中国高端休闲食品研发中心”,再次明确高端化的战略。杨红春表示,坚定不移地走高端零食的价值定位,提供比竞争对手更高品质的产品。
高端化之路,涉及到产品的质量,不是单靠广告能砸出来的,涉及到产品的品质,自然离不开研发的投入。
良品铺子杨红春高端化口号虽然喊了几年,但是近两年研发费依然只是销售费的零头。
2021年,良品铺子的研发投入 3966 万元,较2020 年同比上升 17.6%,不到4000万的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不到1%。
今年上半年,良品铺子的研发投入为2521万元,同比增长32.8%,相较于上半年48营收,研发费用占比依然不到1%,也不及销售推广费用的零头。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高端零食第一股”,良品铺子近年来在产品质量上频频翻车。
2021年3月,良品铺子因“鸡肉肠生蛆”事件登上微博热搜,其后公司在事后发了致歉信,表示严格管理食品安全、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肠生蛆事件让良品铺子的品牌形象严重受损。
今年以来,对良品铺子的投诉仍不少,截止8月底,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对良品铺子投诉量达1600多条,主要问题集中在食物出现异物、变质等问题。
有多名消费者反映,在良品铺子巴达木坚果中吃出虫子虫卵,还有大量消费者反映,在良品铺子魔芋爽、牛肉干、猪肉脯、椰丝球面包、手撕面包、青豆、饼干等产品中,吃出塑料、石头、竹签、头发、纸屑、木头、塑料圈等异物。
“鸡肉肠生蛆事件”、还有各类的食品安全风波,足以让良品铺子辛苦打造的“高端零食”人设崩塌。
良品铺子食品风波问题不断背后,主要在于良品铺子没有自己的工厂,属于“代工 贴牌”模式,代工模式一个非常大的弊端就是“可控性不强”,代工厂多是质量检控等方面配置较低的小企业,质量体系内控相当薄弱。
今年上半年,良品铺子实现‘全品类’扩张,包括肉类零食、海味零食、素食山珍、话梅果脯、红枣果干、坚果、炒货、饮料饮品、糖巧、花茶冲调、面包蛋糕、饼干、膨化、方便速食、礼品礼盒等15个品类。继猪肉脯在2021年成为首个5亿级大单品后,2022年上半年,良品铺子持续聚焦大单品猪肉脯。
不过,品类越多,意味着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管理的工作越多,所涉风险点也越多。良品铺子轻生产研发重营销的特点,给良品铺子在高端食品的“豪赌”带来风险。
由于良品铺子本身缺乏核心技术壁垒,没有核心工厂,过多通过营销实现快速积累,上市之后,贴牌、重营销、轻生产的模式没有改变,再加上休闲食品赛道上的竞争激烈,各类公司内卷化严重,良品铺子向高端化突围并不明显,这也是营收利润陷入增长瓶颈的原因之一。
对于良品铺子的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关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