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邢晓婧】“日本动画开始走下坡路”。当一个学生以此为题写毕业论文时,在中国生活了超过25年的日本古城雅子惊呆了。但不难发现,日本亚文化在中国的影响力在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
古石正子现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大学副教授,明治大学漫画图书馆阅览室主任。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她总结了日本动画在中国的三个“高光时刻”。首先,在国人文化选择较少的80年代,以阿童木为代表的动漫作品是当时科技发展的象征,在国内播出后广受青少年喜爱。2000年前后,《灌篮高手》、《名侦探柯南》、《美少女战士》等作品密集播出,将日本动画推向第二个高峰。2001年,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和中国年轻人高度集中的等平台的出现,源自日本动漫的“萌”、“宅”、“萝莉”、“黑化”等词汇越过了次元墙,也在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被提及。
古城雅子在北大教授日语课程,期间也会介绍日本影视文化。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现在中国年轻人的选择太多了。他们喜欢美剧、韩剧、男神偶像。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有机会去日本,接触到更加多元的日本文化,比如女仆咖啡,美食料理,这些都不仅仅局限于日本动漫。在她看来,日本动漫在中国的流行并不是日本企业积极发展的结果,更多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作为文化内容的补充。可以说,在中国,日本亚文化成为社会现象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古城雅子也指出,要想保持日本亚文化的影响力,必须依靠日本 *** 和民间企业的全力配合,否则很可能会被埋没。
与此同时,中国国产动画正在发力。中国本土动画《罗小黑之战》于2019年9月20日以单剧场形式在日本上映,随后扩大为在艺术剧场长期放映。在加入日语配音版本后,于去年11月登陆日本商业影院,累计票房超过5.6亿日元(约合3500万元人民币),创下中国动画电影在日本上映的票房纪录。许多日本粉丝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他们对这部动画的喜爱。有人尝试从国内 *** 罗小黑的周边产品,也有人因为这个原因开始学中文。
古城雅子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动画近年来发展非常快”。尤其是2010年以后,中国正在发生快速的变化。正是因为有一种速度感,如果在中国一两年没有工作,人们就会有“衰退”的感觉。古城雅子坦言,即使在中国生活多年,她也一直在有意识地更新对中国的看法,因为整个社会都在高速运转。古城雅子说,中国的一线动画人大多是看着日本动画长大的一代,他们在作品中加入了自己的创新。“以前日本人觉得中国动画没什么好看的,现在粉丝多了。尤其是在中国历史悠久或者古典武侠的背景下,更容易以主人公克服困难,一边受伤一边成长的故事而受欢迎。”
采访中,古城雅子谈到了中日动画的区别。日本有电视动漫和电影动漫。在拍摄之前,你应该在电视上播放卡通片。就像观众需要先知道哆啦a梦是谁,才有可能看到哆啦a梦电影一样。否则在中国,以哪吒为代表的作品并没有经过电视动画的流程,而是直接以电影的形式呈现,一举成功。古城雅子说,哪吒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大ip,中国还有很多这样的人物。这些都是日本没有的工业模式,所以中国有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大的发展空。另外,日本动画多为手绘作品,而中国动画非常重视技术成分,用3d形式呈现给观众感觉不一样。
古城雅子还提到,日本动漫产业底层劳动者的低报酬和恶劣的工作环境基本上是“用爱发电”,难以长期持续。这也是阻碍日本动画发展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中国的情况要好得多。为了在海外推广动漫等文化产品,日本 *** 也制定了“酷日本”战略,但日本动漫在中国的地位依然摇摆不定。“我感觉中国正在学习和吸收日本动画的优点,有一种创作赶超日本的动画作品的 *** 。”古城雅子是这么认为的。
近年来,中国建立了许多动漫产业基地,并取得了许多成就。除了《罗小黑之战》,去年的《魔道祖师友友资源网》等作品在日本也获得了人气。在动漫领域,中国正在追赶日本,古城雅子也说了,但是中国要成为一个成熟的动漫大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悠游资源网,还需要一段时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