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是什么季节(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季节是)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传世十大名画之一。主要展现了北宋的民俗风情,真实记录了当时的都市生活。关于这幅画,自古以来就有很多谜团,比如它发生在哪个季节?清明这个词代表什么?“去河边”是什么意思?尤其是之一个谜团,有人认为从画面中的场景来看,当时的季节看起来既像春天又像秋天,那么到底是哪个季节呢?
北宋著名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古代艺术遗产中的伟大作品之一。自出版以来,受到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的称赞。自宋代以来,数百年来,《清明上河图》历经多灾多难,终于得以保存。但是,面对这样一幅名画,我们还是无法理解上面的风景到底是春天还是秋天。这是怎么回事?
在5米长的画卷《清明上河图》上,生动描绘了当时都城汴京的热闹景象。当时汴京城人口约百万,商业极为繁荣。街上有许多商店,你可以看到许多人在买卖东西。这幅画描绘了1000多个各色人物,全方位展现了当时汴京城的繁华景象。
自画问世以来,直到上世纪80年代,人们都认为画中描绘的季节是清明节。元代杨准解释说,这幅画卷上有宋徽宗赵霁的签名,并盖有小篆。明代李日华在《渭水轩日记》中记载,这幅画卷上不仅有宋徽宗的细金题字、双龙印章,还有他的诗作,其中就有“上河之春”一句。阿明诗人李东阳也在后记诗中写道:“宋朝鼎盛时,数以千计的玉石和丝绸梯子接踵而至。青城夫人带儿,清明上河尚流行。”这些都表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画中描绘的是清明时节的景色。
在现代艺术史学家中,郑振铎、徐邦达、张安之等学者也是这样认为的。郑振铎先生说:“时节清明,即农历三月。很多树还秃着,叶子还没长出来,天气还有点凉,但是冬天已经过去了。”张安之先生在其《中国古代美术概论丛书·清明上河图》中,也肯定这幅画描绘的是“清明这一天郊区人的各种活动”,因为画中描绘的是“一些清明习俗,如上坟、走亲访友、车插柳枝、用‘彩楼喜门’装饰大店”。
但1981年,画中所画场景为清明节的说法受到质疑。《美术》第二期刊登了孔一贤的《质疑清明节》。他之一个对描绘清明节的画提出异议。孔贤针对图片所描绘的内容具体提出了八点质疑:
1.在这幅画卷的开头,有一群小驴人背着木炭走在小路上。“这是画家之一次告诉读者,现在是秋天,冬天很快就要来了。这些木炭在东京是用来过冬御寒的。”只在秋季经营冬货是合理的。如果是春天,时间太早,不符合规律。
第二,画面中有一个农民的矮篱,里面长满了茄子之类的庄稼,赵泰成家门前的垂柳枝繁叶茂,有的画面还出现了 *** 的孩子,这是清明节不可能出现的。
3.图中有轿子和骑马的人带着仆人,看起来好像是去上坟,然后回城。不过,空闻在分析了粉丝和光膀子的人物后,认为,“这群人虽然有去扫墓的可能,但不如说秋天去打猎更合适。因为一年四季都有可能上坟,就插花来说,春秋两季都可以解释。从图中的各种现象来看,说秋天是”更符合实际。
四。画中有几个拿着扇子的人物。除了一些上流社会人士可能会用扇子来表达自己的优雅,应该说普通大众在夏秋季节手持扇子是为了驱暑驱蚊。如果这张图描绘的是清明节,那就完全不用拿扇子了。
5.草帽和竹帽出现在屏幕上的许多地方。孔贤认为,“草帽、竹帽都是为了避暑避雨的东西。图中没有下雨,一定是用来晒太阳的。根据当时东京的气候,在清明节似乎没有必要,这是值得我们怀疑的”。
6.图片上有一个小小吃摊,招牌上写着“夏天喝酒”。孔先生认为“如果‘暑饮’中的‘暑’字不错,足以说明它的季节”。
七、虹桥南岸和北岸桥上有几个摊位。孔先生觉得可能是西瓜。
8.图中,河边的一家酒店,条纹旗上写着“新酒”二字。这是画家明确告诉读者的,画的是中秋节前后。孔查了一下资料,宋代清明期间没有卖“新酒”的记录,而《东京梦中华》记载“中秋节前,各店铺都卖新酒”。至于“七彩楼环门”,据宋代孟老院《东京梦录》记载,东京饭店的“七彩楼环门”是永久性的,并非清明独有的标志。另外,孔先生认为《清明上河图》中提到的“清明”二字是《东京梦中国》中提到的汴京“清明广场”的地名。
孔的文章发表后,邹申城发表了《“春色为何不画秋色”?”等一些文章,其观点大致与孔的相似。似乎几百年来,人们对清明这个词都有误解。我国的词大多是多义的,清明一词并不局限于清明节一种意思。”清明”也可以指“太平盛世”。比如《后汉书》里的“古星生于此清明世”,“清明”就是平安的意思。于是画家用“清明”二字画龙点睛,表达了这幅画的主题。此外,邹申城认为,画家选择秋色而不是春色,是基于画中所画的边程八景。这八个景点一直以“汴水秋风”排名之一。《东京梦书》明确记载,边河是东京的主要河道,东南的货物从这里进入城市。为了体现汴京众多的人物和迷人的秋色,张择端选择了汴河秋景作画,真是别具一格。正因为如此,画中出现了许多商店、旅馆、茶馆……以及路人,充分体现了汴京的工商业繁荣。相比之下,马志商店的前门冷清,没有顾客光顾。没有清明节去扫墓祭祖的迹象。这也透露出画家张择端的本意是描绘汴河的涨潮景象,与清明无关。
但孔、邹提供的证据不能完全证明《清明上河图》是秋景而非春景,他们认为《清明上河图》的春景观和秋景观是合理的。真相是什么,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取证。我们相信这个谜团会在不久的将来解开。
更多详情请关注《隐藏的真相:看宋代北京生活画卷》精美图文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