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社交又不敢社交
如果是社交焦虑的话,需要符合如下的症状:
患者对于某种或者多种社交场合有明显或者持久的焦虑,在这些场合下,患者被暴露于不熟悉的人们面前啊,或可能有人在注意或者观察的时候,害怕自己可能会做出一些使人难堪的行为,或者表现出焦虑症的症状。
一旦暴露于所害怕的社交场合便会引起焦虑,并且可能出现与处境密切相联系的惊恐发作
患者知道自己的害怕是过分的和没有道理的。
患者会设法回避所害怕的场合,否则要忍受极度的焦虑或者痛苦
而对于恐惧处境的回避,焦虑性期待或者痛苦显然已经妨碍了患者的生活工作或者社交活动,
对于患有恐惧症感到极度的痛苦,而且这个这种害怕和回避不是由于某种物质或者一般性的躯体症状所致的直接生理性反应,并且排除其他的精神障碍而引起的焦虑或者恐惧性回避。
社交焦虑的人不仅在现实情境中体验焦虑情绪,而且在离开使他焦虑的社会情境后,还在头脑中不断分析和“回放”焦虑情境,使社交焦虑情绪得到强化。
这里的建议有:
对社交焦虑的辨别和确认是有效应对社交焦虑的前提。然后对自己说:“没关系,我就是有点儿社交焦虑”或“没关系,这就是社交焦虑,我能应付得了它”“放松点儿,这没什么,不过是有点儿社交焦虑罢了”等。
给情绪“贴标签”或者说命名,可以使许多模糊的东西清晰化,在减压之外,还能使人增加对情绪的控制感。
此外,也有助于人把注意力集中到对问题的解决上,有助于人采取建设性行动而不至于陷入对社交焦虑的恐慌而无法自拔。
在辨别并确认自己有一些社交焦虑后,就要为自己实施放松。可以采用的有“深呼吸放松”和“想象放松”。
辨别自己的内部谈话:看看自己是如何看待让自己焦虑的处境的,此时仔细辩认这些内部谈话后潜在的自我要求是怎样诱发了自己的焦虑的。这些内部谈话可能是:“刚才我太丢面子了,居然连这么个常识都不懂。”“我怎么会这么笨,竟在这样的问题上丢面子。”而它的潜台词是:“我必须在人们面前有尽善尽美的表现,而现在我完了,我再也做不到完美了。”
以建设性的自我谈话取代焦虑的自我谈话
例如:-“没什么,不过是一件极小的事,大家也就是笑笑而已,没人会往心里去。”
-“没什么,别把别人想得那刻薄,大家当时只是觉得好玩而已。”
-“没什么,没人能做到全知全能。”
-“错已经出了,担心也没用,以后注意学习就是。”
-“这事实在不值得这么费神,就让它过去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