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兽像摆放风水禁忌
【原创】文/图:孙成岗
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的陵墓比宋陵更令人唏嘘了。靖康之耻后的近千年,它就那么荒废着,渐渐地成为荒野中的孤坟野冢。在嵩山北麓与洛河之南的那片约150多平方公里的丘陵地带,共有7位皇帝和近千名王公贵族、功勋大臣躺在那里,构成了庞大的宋陵园区。
北宋自960年开国到1127年灭亡,在长达167年的时间内,共有9位皇帝,其中徽宗、钦宗二帝被金人以武力“请”到北方“狩猎”,最终客死他乡。其余7位皇帝死后都葬在宋陵。另外,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被追封为宣帝,其墓葬规格也遵循帝制,因此有“七帝八陵”之说。
北宋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皇陵不仅规模宏大,而且陪葬极为丰厚。金兵占领汴梁(开封)之后,大肆劫掠皇陵珍宝,连平民百姓的坟墓也不放过。金人扶植的刘豫伪齐傀儡政权似乎对大宋有着刻骨仇恨,公开破坏皇陵,盗取宝藏。致使地面建筑荡然无存,地宫中的陪葬品也被洗劫一空,加之后世的盗墓,整个皇陵被掏空,几乎成为一个空壳,自明末之后,就连盗墓贼也懒得光顾了。
1982年,北宋皇陵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七帝八陵中,永昭陵正好位于巩义市内,加之保存相对较好,因此1995年,国家按原样恢复了永昭陵的地面建筑,再现了北宋年间皇陵的规模庞大和肃穆庄严。
昭陵的主人赵祯就是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中的主角。他在位42年,当政期间,推行仁政,国泰民安,使大宋王朝达到鼎盛。毕升的活字印刷就诞生在这个时期,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也是在他当政期间发行的,这比欧美早了700多年。在他的仁政下,文臣名将辈出,范仲淹、韩琦、欧阳修、富弼、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苏辙、包拯、柳永、狄青等著名人物都在这个时期相继登场。历史上,如此众多的英才集中出现在同一帝王统治时期,实属罕见。史家将这一时期称为“仁宗盛治”。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庙号为“仁”的皇帝,而“仁”是封建社会对君主的最高评价。
中国在建筑上讲究坐北朝南,皇陵也是如此。我们从最南端进入陵区,前行约100米,有两座三出阙的鹊台。三出阙是皇家的最高礼制,普通人家是万万用不得的。历朝历代的皇宫都有这样的建筑。皇宫的墙称为宫墙,但在皇陵中,这些称谓一律都以“神”字开头,通往陵墓的道路称为神道,宫城的红墙称为神墙,神墙的大门称为神门。
穿过鹊台,就是神道。神道全长125米,两侧摆放的石人石兽在考古学上叫做“石像生”,这些石像生原本是皇家威严的象征,但除这里之外,其它皇陵的石像生都已沦为农家庄稼地的看青人。
在帝王陵墓前安放石人石兽,并把它们当作皇权的仪仗,这种做法始于秦汉时期,此后历代帝王、重臣沿用不衰,只是在数量和取象上有严格的规定。即使是功勋卓著的重臣,也不能多用一个,如果超过规定数量,就是越制,就会大祸临头。宋皇陵中的石像生的数量与种类都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在雕刻手法和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
第一件石雕叫“望柱”。陵前的“石像生”都是成对摆放的,左侧有一望柱,右侧也必然会有一个一模一样的望柱,且位置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陵墓前的望柱实际上就是宫殿前的“华表”。天安门前后分别立着的那对汉白玉华表,它的别名就叫“望柱”。望柱是我国古代部落时代的一种图腾标志,立在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象征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精神传承。宋陵中帝陵的望柱大多坐落在方基莲花宝座之上,六棱或八棱柱身,柱顶是一朵合瓣的莲花。柱身上雕有缠枝牡丹云龙纹,皇后陵前的望柱与此大抵相同,只是花纹有所差异,为翔凤纹。然而千年的时光流水,已经把上面的纹路冲洗得干干净净,现在看上去,与普通的石柱别无二致。
第二件石雕是一头大象和一位驯象人。大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温厚、吉祥、太平的意思。大象虽然体形庞大,但只要经过驯化,就特别老实听话。在宫廷中,通常在大象背上放着一个宝瓶,叫做“太平有象”,寓意着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放在皇陵前,也表示诸事吉祥。从服饰上来看,驯象人长发卷曲,额饰宝珠,耳朵上戴着大耳环,脚脖上有镯,显然是来自异邦。
第三件石雕是一石碑,上面是“瑞禽”浮雕。所谓瑞禽,就是吉祥之鸟。碑中所刻的瑞禽,显然不是凡间之物,乃神话中的禽鸟。它长着马首、凤翅和鹰爪,这种绝妙的组合,在千古帝陵中,绝无仅有,仅此一处。虽然时光侵蚀使它有些残损,但我们依然可以从它逼真的神态中感知到历史的温度。
第四件石雕是“甪端”。因为《辞海》里说,“甪”是“角”字的变体与异读,因此不少文献中把它写成了“角端”。它与麒麟一样,是我国神话传说中的独角神兽。在汉代初期,它只是珍禽异兽中的一种,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到了南北朝和唐宋时期,它才被神格化,具备了日行一万八千里的超能力,而且能说人话,通晓四夷之语。这种能力通常不是普通外语学院所能培养的。更为神奇的是,它平时不出现,只有在明君现世时,才会在人间现身,发挥自身跑得快的优势,为英明帝王传书护驾。
第五是一组雕塑,由两名控马官与一匹骏马组成。在古代,马匹是最主要、最先进的交通工具,作为皇帝,一匹马显然是不够用的,因此,第六组也是同样的控马石雕。只是控马官的表情有细微的差别。古代虽有“天子驾六”的说法,但一直无法证实,在汉代一度引起儒林的争论,结果“天子四驾”的观点占了上风。所以,在宋代,把4匹马当成最高的天子礼仪。神道两侧的控马石雕加在一起,正好是4匹马和8位控马官。顺便说一句,过去“天子驾六”确实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存在,直到2002年洛阳“天子驾六”车马坑的出土,才为“天子驾六”找到了实物佐证。如果该车马坑在北宋之前发现,那么,陵前之马无疑就是6匹了。
第七、第八分别是一头虎,第九、第十分别是一只羊。老虎与羊处在食物链的顶端与末端,放在一起似乎很不协调,但皇家陵园不可能是随意摆放的,它有着很深的含义。老虎威武雄壮,昂首端坐,象征着威严的皇权,而嘴角流露的笑容,似乎又是对自己统治能力的自信。羊温顺老实,象征黎民百姓,双膝跪地,则表示谦恭臣服。神道两侧加在一起,一共是4只虎,4只羊,看来大宋对4这个数字情有独钟。
第十一、十二、十三是番使,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来华的外国使节。他们的面貌和服饰各异,且都与中土不同,表明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而手捧宝瓶、珊瑚、莲花盘、玉函等方物,则象征着四夷臣服之意。在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中,常用高低胖瘦来表示身份高低。他们的身材都比较矮小,说明大宋认为他们来自蛮夷之邦,尚处在开化之中。在神道的石像生中,其它雕塑皆以四为最多,而两侧的番使人数竟达6人,这也说明大宋的繁华吸引了万邦来朝,同时也是大宋重视外交工作的体现。
第十四、十五是两位武将,第十六、十七是两位文臣,两边相加,是四文四武。武将或拄剑肃立,或手执斧钺,虽然身躯高大,却目光低垂,缺少一点英武之气。文臣虽然身材瘦削,但目光有神,充满自信。这种文臣执笏于前、武臣拄剑在后的格局,实际上也是北宋抑武扬文官班序列的体现。
神道尽头就是宫城,宫城四周夯筑方形高墙,谓之“神墙”。神墙周长近千米,四面正中都有一个神门,东、西、北三座神门外各有1对蹲着的守门狮子。
南神门是正门,门口有一对奔狮和一对镇陵大将军。奔狮又名走狮,是宋陵石刻中最为成功的作品。北京十三陵中也有狮子,但那是皇权的象征。与它们不同的是,宋陵的狮子是守门狮,它们披鬃卷尾,昂首举步,以高大之躯与孔武之力驱赶这一带的妖孽与恶鬼,保护着皇陵不受侵犯。镇陵大将军是陵区最高大的雕像,身披盔甲,形象勇猛。它们与奔狮一起忠诚地守卫着皇陵宫门。
镇陵大将军的原型是秦朝大将阮翁仲,他身高1丈3尺,力大无穷,始皇时期镇守临洮(位于今天的甘肃),抵御匈奴。翁仲死后,秦始皇按其模样铸了一个等身大小的铜像,立于咸阳宫城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办事,远远看见铜像,以为阮翁仲还活着,因此不敢贸然犯边,边境得以平安。后人便把他的形象刻成石像,放在墓前镇墓,成对摆放,持简者为文翁仲,持剑者为武翁仲。
作为正门的南神门两侧城墙上也各建一座三出阙的鹊台,神墙的四个角落都建有角阙,供守陵士兵警戒之用。目前宫城与古代一样,四大神门终日紧闭。透过门缝可以看见宫城正中有一个覆斗形灵台(也叫封土,也有写成“陵台”的),灵台下面的“地宫”就是皇帝的墓室。封土前站立有两名内侍太监。永昭陵因为有神墙遮挡,我们无法看到他们的样子,但在野外的永熙陵,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模样,身材矮小,体态微胖,神情拘谨,体现了侍从的身份。
曹皇后陵位于帝陵西北的不远处。北宋受西汉陵寝制度的影响,实行同茔异穴制度,即皇帝和皇后葬于同一陵区,但不在同一地宫之内。皇后陵墓的布局和建筑与帝陵相似,只是规模较小,石刻也少了许多。另外,北面还有下宫,就是皇室用膳的地方。遗憾的是,北侧的下宫和西北角的后陵,其地面建筑均没有恢复。
说到曹皇后,人们也许非常陌生,但她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弟弟,就是八仙中的曹国舅。他是吕洞宾的弟子,是八仙中唯一的官二代,也是最晚一个进入八仙行列中的神仙。因为是曹皇后的亲弟弟,其国舅身份货真价实。
北宋七帝八陵和王公贵族的近千坟冢,除永昭陵得到恢复外,其余均散落在农田之中,当年那些高大威猛的石人石兽,如今无奈地成为麦田里的孤独守望者。死后原本万事空,风水宝穴何所用?千年宋陵今安在,残园破冢荒草间。从宋陵出来,我忽然感到,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活着不必奢华,死后更不必铺张。活得简单点,未尝不是一种福分。
【原创】文/图:孙成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