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店花瓶摆放风水
近年来,随着青年人经济实力提升,市场消费现象也开始走向年轻化和多样化。与其他年龄层的消费者不同,年轻一代消费者更注重品质与功能,对新奇事物拥有强大的好奇心和认同感。在各行业都在转型的风口上,作为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餐饮行业,也在悄然转变。
机器人行业备受青睐
其实,餐饮机器人面世并不是近两年的事情。早在2010年,济南某自助火锅店就曾推出过机器人送餐服务。而在2013年全国各地大范围出现机器人餐厅,餐饮机器人产业迎来第一次火热。
但这次火热并未持续太久,2016年开始各地机器人餐厅开业与倒闭的新闻交替播报,媒体对餐饮机器人粘上了"不实用"、"噱头"等标签。
纵观全局,这个产品并未达到真正可推出市场的状态。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当时的餐饮机器人尚未达到“自动驾驶”的层级。
这样的技术,不但没有减轻整体成本,还需要聘请一大帮人去处理午、晚高峰的订单。而在营销层面上来说,餐厅发展虽然可以依靠“噱头”收获新客户,但持续运营任有问题。而当"噱头"带来的新鲜劲过去后,劣质的机器人服务并不能实现客户留存。
除了送餐机器人,餐饮服务机器人的品类日益增多,炒菜机器人、烹饪机器人、迎宾机器人等逐渐加入餐饮服务机器人的行列,让整体产品线更加丰满。
现如今,机器人除了可以一定程度解放人力,还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前厅后厨的错误率,以及经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风险。这样的多功能应用,逐渐让餐饮机器人丢掉了“花瓶”的标签,让更多餐饮企业所青睐。
目前,市面上除了机器人本体企业在这个赛道上向前奔跑,嗅到商机的盒马鲜生、京东、海底捞等企业也纷纷涌进赛道,希望分一杯羹。其中,海底捞更是在2018年10月宣布打造采用送餐机器人的智慧餐厅,截至2020年6月30日,其门店数量达935家,送餐机器人数量有958台。
据有关数据分析显示,中国送餐机器人在2017年市场规模只有0.2亿元,而在2019年已达到2.2亿元。与此同时,该行业2020年更是迎来增长高峰期,预计在2025年市场规模将接近150亿元。届时,餐饮机器人在服务机器人中占比将提升到10%左右,成为产业发展全新支撑。
竞争强烈,餐饮机器人需进化提速
过去几年赛道内的餐配机器人产品迭代很快,而且不少商家都推出了多款差异化机器人产品,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满足商家的不同需求。
比如擎朗智能的餐配机器人有飞鱼、t1、t2、t5、t6五个型号,穿山甲则有餐宝、艾米、飞毛腿三个系列,普渡科技有葫芦、欢乐送、贝拉、好啦四个系列的餐配机器人,这些产品的区别多在于配送容量、机械素质等方面。
未来餐配机器人的发展,从产品端来看,可能会延伸出更多的细分品类,因为要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布局,加上商家也可能存在定制需求。
从业务布局来看,目前的主流玩家几乎都跨越了两个或以上的细分场景,在餐饮场景外,医院、酒店是目前头部玩家比较重视的业务场景,未来这些场景会成为新的战略重点。
而从技术发展看,云计算、大数据在餐配机器人身上的应用深度会继续强化,未来餐配机器人承担的功能可能不单单是送餐,或者说餐配机器人的功能可能会向比较综合的方向演化。
从普渡科技、优地科技等玩家的融资规模和速度来看,餐配机器人赛道没有那么烧钱,产品似乎也没有难产,这可能和餐配机器人的技术含量和功能定位有关,但不排除下一阶段可能出现的技术革命和功能演变,让餐配机器人变得更加高精尖。
可以肯定,目前更多玩家的进场,以及更多新品的推出,会加速推动餐配机器人在产品和服务层面的进化速度,让整个赛道跑得更快。
两条腿走路的重要性,而数字化工具也会迎来爆发性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