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摆放风水
明朝十三陵和清朝东西皇陵被后人认为是风水绝佳的宝地。这也是能理解的,作为皇帝百年后的万年栖身地宫,肯定要选择风水宝地。但这样的风水宝地又是根据什么判断的呢?其实,明清皇陵的选址也只是根据古人的一本书而已,没有什么大的学问,甚至读懂里面的两句话,人人都有能力做到。
东陵
清朝的东陵选址在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为什么要选择在这里呢?当然不只是这里的风水好,更重要的是这里据京师近,便于祭祀。因为清朝诸皇陵每年要进行五次大祭,分别为清明、中元、冬至、岁暮和忌辰。如果离得还远确实不方便,劳民伤财不说,就是皇帝也受不了。当然,皇陵距离京师近的前提下,风水也要好。什么样的地理位置才能被选为皇陵呢?这就要依据东晋郭璞所作的《葬书》所代表的那一套理论了。郭璞,关于此人神乎其神的记载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了,但他所作的那本《葬书》却很少有人知道。即使知道此书,也很难研究透书中精华要义。
东陵
然而,明清皇陵的选址偏偏就依据这本《葬书》。这就让很多人好奇,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连皇帝都能让这本书牵着鼻子走,把此书奉为不二神书。其实,《葬书》认为“葬者,乘生气也,生气附形而有,依土而行,”因而主张以石山土穴为上吉。所以,为了使墓主能够依土而“乘生气”,明清皇陵中的玄宫的石棺床中,都要留一个方孔,其下直通原山黄土,被称为“金井”。如果你记住下面这段话,可能会对墓选址有更加清楚的认识。
东陵
《葬书》中主张“夫葬,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这就是一个好的墓穴风水应该具备的地势。有山自然要有水,山水两得才能凝聚灵气。所以明清皇陵大都符合这一要求。皇陵后的山为玄武山,山体一定要高大,前面还要蜿蜒出一个小山包,称之为玄武垂头处,也就是所说的“百尺为形”处。此处前面就是寿宫之穴。穴的左右还要各有小砂山,左边一道为青龙,右边一道为白虎,砂山内要有水流。此水流相当讲究,既要能将山水一起排走,而不致渗透墓穴中,又有“得水”和“界水而止”的功效。陵墓前要有一孤耸而秀丽的小山相对,是为朱雀,或名曰“案山”。如果这些条件具备了,可以说就是安葬墓穴的风水宝地。
东陵
明朝的十三陵,清朝的东西皇陵,无不依据这一理论选址建造的。清东陵顺治皇帝的孝陵,是东陵中第一个陵墓,也是整个东陵最主要的陵墓。北有昌瑞山做后靠如锦屏翠帐,南有金星山做朝如持芴朝揖,中间有影壁山做书案可凭可依,东有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西有黄花山似白虎雄踞,东西两条大河环绕夹流似两条玉带,汇聚于陵前的龙门湖之中。
当我们了解了皇陵的选址依据《葬书》后,基本上人人都可以判断一个地方是否是风水宝地,甚至也可以选择一个绝佳的万年吉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