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高租房冰箱摆放风水好吗
一生辛苦养十子,半生漂泊闯库仑,排华无奈丢财产,归国奋斗家又兴。这四句话是我父亲母亲一生的真实写照,今天是母亲去世三周年的日子,我谨写此文来祭奠亲爱的父亲母亲。
母亲八十岁时留影
1、 父母同村 媒妁成婚
1934年,父亲、母亲同年出生于同一个村庄---天镇县马家皂村。父母出生的那个年代,可以说国无宁日、民不聊生,底层老百姓更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父母自幼家境贫寒,食不果腹、衣难遮体,童年时不是操劳家务就是下地耕种,过早地尝到了人世间之酸苦。母亲年少时,因外祖父参加革命武装,家门常遭兵匪袭扰,并亲眼目睹外祖母被刺刀架脖,担惊受怕,给她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创伤。父亲年少时虽然家境窘迫,但祖父见多识广、思想开明,让父亲在学龄时读了几年小学,于是就有了父亲成年后在村里当大队会计和小学教师之说。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1951年,父亲母亲结婚了。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经常讲述她出嫁的故事,她为嫁到如意郎君而自豪,她为出生书香门第而骄傲,故事一遍一遍地讲述,内心一次一次地满足,好像永远都讲不完也永远都讲不够。相比母亲,父亲却从不提他们当年结婚之事,也许这就是严父的性格吧,将一切都埋于心底。父母年轻时,马家皂村流传一句话:“谁娶到董家女谁就有了福气”,因为董家的闺女们是出了名的有教养、能吃苦、贤惠善良、知书达理,人们都以娶到董家女为荣。当年,父亲也是一个传说,他出生于有知识有修养的贾家大家族,俊朗身材、浓眉大眼、胸有书墨,可谓人才一表。董家与贾家门当户对,于是就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一段美满婚姻。婚后,1954年5月、1956年5月先后生育了我大哥和二哥。
父母婚后两年,祖母于1953年因病早逝,留下了8岁未成年的二叔。长嫂如母,含辛茹苦,母亲将年幼的二叔拉扯成人,在方圆十里八村传为佳话。
父母合影
2、 追随祖父 侨居外蒙
祖父是位有勇有谋、勤劳、质朴之人,既有经商头脑又有吃苦精神。在那个经济落后、层层盘剥、自然灾害不断的民不聊生年代,为了养家糊口,祖父不得不背井离乡走口外、闯库伦。祖父少年时就随着晋商跑大库伦做生意,1930年之前游走于外蒙古地域,做着皮货生意。曾当过皮货店二掌柜(当时称毛毛匠),主要做狗皮、羊皮、皮袄等生意。1930年为了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传承后代,祖父回到了故乡马家皂村,完成了人生大事。解放后,到了1956年,祖父又重新燃起了出外闯荡之念头,于是,决定继续去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库伦)做皮毛生意。到乌兰巴托后,先当皮匠,给当地人做马靴、鞍韂、皮衣、皮帽;然后再当银匠,给蒙古人打银器,如首饰、装饰品、常用器具等。经过几年奋斗,祖父从刚去大库伦时的两手空空一无所有,到后来置房盖屋,甚至有了经济结余和财产积累。
因祖父定居到了蒙古国,父母为了与祖父团聚,行后辈之孝,经过多方努力,最终拿到了护照并获得了蒙方签证。1958年父母携二叔、大哥、二哥踏上了去往蒙古国的遥远旅程。关于获准出国还有一个小故事,那时,出国好比登天,父亲多次申请但总是得不到回应,一天,父亲写了一篇思念祖父的短文,情真意切,非常感人,被一家报纸刊登后,得到了官方重视,最终批准出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蒙建立外交关系,这一阶段,由于两国关系友好,交通较前方便,华侨与内地往来比较频繁。当时,只要蒙方有人接收或做保,就可签证赴蒙定居,所以形成了五十年代的旅蒙高峰。
经过几天的跨国奔波,祖孙三代终于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团聚了。蒙古属于游牧民族,以牧为主,即使有些村落,也是破败不堪,那里气候寒冷,冬季长达150多天,最低气温为零下40多度,冰天雪地,给父母的生活带来了不可抵抗的困难,好在有祖父多年的经营基础,住上了自己购置或建造的房屋,生活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提高。
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广场
3、 父外打拼 母主家政
在蒙古国,父亲先后做过边境生意、厨师、建筑工人等,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了当地建筑行业的分包商。父亲承包建造和修缮的工程,大到国家建筑,小到民居小屋。他带领着旅蒙同乡手艺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建筑奇迹,比如国家公路、国家工厂、大型建筑,可以说蒙古国的许多建筑都留有父亲当年的余温。
随着父亲的努力奋斗、母亲的勤俭持家,我们一家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很快在乌兰巴托市的“五百户”地区盖起了一处院落,家里也不断地添置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等值钱的东西。有时还能抽出部分收入接济国内亲属。可以说全家人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美好生活。
1960年春天,是父亲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那年春天,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访问了缅甸、印度、尼泊尔、柬埔寨、越南和蒙古6国,在访蒙期间,总理与蒙方签订了中蒙友好互助条约、经济援助协定和科技合作协定。让父亲难忘的是在乌兰巴托见到了周总理,父亲作为在蒙华侨代表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
在异国他乡,大姐、三哥、二姐、三姐、四姐、我、四弟、六妹相继出生,我们兄弟姐妹整整十人,可想而知,哺育10个孩子,对于母亲来说是何等的艰难。母亲既要抚养儿辈,又要赡养祖父,全家上下十几口人衣着饮食全靠母亲一人操持,然我辈个个光鲜亮丽,真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4、 勤俭持家 接济亲人
母亲精打细算、勤俭持家,从不浪费一分钱,将全家上下20多口人(包括第三代)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母亲有着一手漂亮的针线活,每逢过春节,全家老小都会有新衣服穿。由于蒙古国气候寒冷,除了肉食,蔬菜几乎没有,母亲凭借着在国内的务农经验,把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蔬菜,丰富了我们餐桌,也为父亲减轻了不少养家压力。
父母特别惦记国内亲人,知道亲人们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于是想方设法去帮助。我记得,父母每年都要给外祖母邮寄一些包裹,包括白面、油炸食品、布料及衣服等日用品。母亲晚年时回忆说:“我特别感谢你父亲,每到节日他都提醒我去寄包裹”。其实,小小包裹根本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但包裹虽小情谊深长,小小包裹不仅带去了我们的心意,而且也给亲人们带去了一丝温暖。
在蒙期间,父亲、母亲分别回过一次国(探亲),父亲是1965年一个人回去的,母亲是1978年携三哥、二姐、三姐、四姐也回过一次。父亲回去的那次带回去许多东西,据说用卡车从阳高县拉回马家皂村的,物品五花八门,大到缝纫机器,小到针线火柴。原以为这些东西能够帮助亲人们渡过难关,不曾想正遇姥爷受迫害,带回去的东西几乎都让村里的恶人抄家拿走了。
5、 蒙古排华 归国扎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中国与苏联关系恶化,作为苏联扶持起来的蒙古国也与中国长期对立,致使在蒙华侨不被蒙古国信任,而在国内的亲属又不被国家重用,甚至被认为有通敌嫌疑。我们一度不能与外祖母直接通信,而是通过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的六姨相互转交。上世纪八零年左右,由于中国对越南进行了“自卫反击战”,那时苏联支持越南,蒙古国也占到了越南一边,于是继越南“排华”也对在蒙华侨进行了驱逐(排华)。如果想继续留在蒙古国就必须加入蒙古国籍,我们全家都不愿意放弃祖国,于是,1983年父亲携全家10多口人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蒙古国,放弃在蒙的一切财产,回到祖国定居。回国初期一贫如洗,父母省吃俭用、统筹安排,为全家度过了一次最大难关。母亲回国以后,不忘孝敬外祖母,并多次表示让外祖母长期居住家中,最终与舅舅姨姨们将外祖母善终于101岁。
父母与十子合影
6、 安排子女 尽力尽心
在国家政策的安排及亲人们的帮助下,我们家大哥、三哥、二姐、三姐被安排到神头发电厂工作,父亲、母亲、四姐被安排在朔县城区工作。另外,二哥跟随他岳父一家被安排到河南省南阳市工作,大姐先安排到运城后又调回朔县工作。
父母不忘子女教育,对于已安排工作的,父母经常叮嘱认真工作、踏实做人;对于未成年的,都送进了学校上学。尤其将我和三姐送到了陈嘉庚集美华侨补习学校上学。当时三姐已经是有工作的人了,家里用钱的地方很多,还有未成年的弟弟妹妹需要照顾,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劝告父母,已经上班挣工资的女孩子,没必要继续花钱去读书等等说法。父母一向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于是顶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不惜一切代价成全了三姐的求学梦。最终三姐考入山西省财贸学校(毕业后回神头一电厂工作),我考到了福建省泉州华侨大学(毕业后在许春荣大姐夫的帮助下,到北京参了军,退役后留京工作),三姐成了我们家的第一个中专生,我成了第一个大学生。那年暑假,父亲带着我和三姐及录取通知书,一起回到父亲魂牵梦绕的家乡马家皂村,以最传统的祭奠方式在祖坟上放起了鞭炮,以此告慰长埋于地下的列祖列宗。
7、 晚年坚强 勇战病痛
时光荏苒,父母都已进入晚年,由于父母年轻时过多的身体透支,晚年时他们的身体每况愈下。2002年父亲查出了肾癌晚期,做了肾脏摘除手术,虽然我们多方努力但医治效果不佳,父亲渐渐地病入膏肓。病重期间,母亲呵护备至、寸步不离,最大程度地去减少父亲之痛苦,虽然未能留住家父生命,但母亲已竭尽全力。2002年6月13日(农历)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69岁)。特别一提的是:母亲在父亲去世后主持将远在蒙古国祖父的遗骨运回了故里,完成了父亲的遗愿。慈母进入老年后,身体每况日下,先后查出糖尿病(初查1997年)、高血压、肾病、眼底出血、气喘等病症,慈母虽积极配合治疗,但因积劳成疾,即使华佗在世也乏术无力。慈母晚年时,命若游丝,身体时好时坏,但慈母表现的异常坚强,深怕给儿女增添麻烦,凡事自己料理。2020年2月1日(农历庚子年正月初八)下午4时20分慈母这盏指路明灯终于熬尽了最后一滴油(享年87岁)。慈母安详地走了,去追寻她的信仰去了。
母亲一生有着坚定信仰,自幼接受家庭熏陶和天主洗礼,始终跟随着天主和圣母。在主的感召下,慈母心地善良,为人友善,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做人正派,心胸宽广。母亲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在蒙期间曾为一独居本家大爷养老送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天主信仰。
今天是母亲去世三周年忌日,亲人们有的去墓地、有的在网上以各种形式进行祭奠,我谨以此文缅怀远在天堂的父亲母亲,愿二老在天堂安然无恙。最后感言:十子都有自家庭,枝繁叶茂源于根,今天特想尽尽孝,无奈不见父母亲。
父母坟茔
(贾树梅写于2023年大年初八,张志文编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