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演讲(柳传志演讲努力视频)
(1)中国it企业收购国际巨头,震惊全世界!2004年12月8日凌晨。
60岁的柳传志在北京海淀区创业路联想大厦三楼,因为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的签字仪式即将开始,他在会议室里彻夜未眠。
不眠之夜并不是因为这是中国计算机公司之一次“反向收购”一家西方巨头而兴奋庆祝了一整夜。反而是焦虑、不安、无聊让他难以入睡。长时间的沉默之后,他对与会者说:
“做得好,一步登天,做得不好,去死吧!”
话,迅速走出会议室!
几个小时后,联想集团在五洲宾馆宣布:“用17.5亿美元收购ibm的pc业务!”全球it界为之震惊!
是的,在外界看来,这次收购是民族工业的一次“日本式”成功。毕竟,自改革开放以来,还没有像联想这样的中国企业被收购。
但只有柳传志自己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联想在互联网行业投入的数亿元资金全部流向了水漂。其中,用3亿美元买下的winstone股价今年缩水90%。
3月的今天,联想互联网部门不得不大量裁员。一封“联想不是我家”的信传遍了互联网,苦心经营的“联想神话”在那一刻破灭了。
从惨痛的经验中,创业教父柳传志和他的直接弟子杨最终认定,“减法”是度过这场危机的唯一正确选择。他们摆脱了it服务、 *** 、软件等业务,将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重新聚焦在个人电脑上。
于是,就出现了裁员风暴,还有这次举世瞩目的收购。
签约仪式上,当柳传志在精致的纸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不知他的思绪是否会回到20年前遥远的过去:
不到20平米的会客室里,当几个40多岁的秃顶中年人没有乔布斯“只有活着才能改变世界”的豪言壮语,而只是在浑浑噩噩的活着中找到联想时,他会想到会有今天吗?
后来,为了支持公司,柳传志骑着自行车,汗流浃背地走遍了北京的各个角落。他会想到今天吗?
实在没办法。当他在中科院门口卖溜冰鞋和运动 *** 的时候,他会想到,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他会有今天的成就吗?
不知道他会不会考虑这个问题。
但是这个故事,从那一刻起,开始变得精彩......
(2)时代要变了,而且是大变!当历史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会被放大无数倍,成为一座大山。
1978年11月27日,中科院计算机所34岁的柳传志像往常一样去上班。他像往常一样把开水间的水打开后,先泡了茶,然后去传达室拿今天的《人民日报》。按理说,今天早上,他会像往常一样,在看报纸和“学习”的空间隙里打发时间,呷几杯茶。
但当他读到,哦不,是“学习”到一篇题为《如何养猪?他激动得茶杯差点掉到地上,因为他敏锐地意识到时代要变了,而且是大变!
因为他在所里看了8年的年报,在人民日报上看到的永远是意识形态的,而今天,有关于如何养猪,如何发展经济的文章。
水性鸭先知春江,在这一刻,除了柳传志,还有后来一手操盘脑白金的史玉柱,还有他“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收脑白金”的广告,都是家喻户晓,无与伦比的经典。除了史玉柱,现在著名的华为创始人任郑飞也感受到了“变化”。
其实柳传志工作的研究所是一个非常权威的机构。当时中国发射的卫星需要的计算机都是这个研究所研制的。在这个拥有1500名员工的研究所里,柳传志就像一个“异类”。因为他对科研一点兴趣都没有,他来这里是因为离父母更近。
所以这几年同事们对他的研究能力简直是“嗤之以鼻”,对他的领导和管理能力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这种天生的能力将在创造和带领联想杀出一条血路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984年,该研究所处于转型边缘。当耗时8年研制的大型计算机“757工程”获得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但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时,研究所的转型宣告结束。
自食其力的思想正在学院里传播。虽然没人说,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就像煤气泄漏一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闻起来是真的。
于是,柳传志的公司诞生了。全公司11个人,年龄都在40岁以上。办公室是学院西门的接待室。水泥地面和墙壁都剥落了。没有书桌,凳子都是在外面捡的。有电脑吗?那就不会再有了。
联想在这里成立!
但多年以后,这个“传达室”将会和乔布斯创办苹果时的“车库”一样具有传奇色彩......
事实上,今年对全球计算机行业来说是神奇的一年:
在世界的另一边,天才乔布斯在那个神奇的车库里发明了个人电脑macintosh
然而,19岁的戴尔不顾父母的恳求,辍学创办了戴尔电脑公司。不可思议,他拿了1000美元说:“我要和巨人ibm竞争!”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也在这一年说过,我的理想是:“让每张办公桌、每个家庭都有一台电脑!”
一对夫妇今年还用5美元注册了一家名为思科的公司,这将是任的华为公司未来的重要竞争对手。
在地球的这一边,柳传志成立了40年的公司,领导来慰问:“你对公司有什么打算?”
柳传志回答说:“将来我们要成为年产值200万的大公司!”
但是公司刚开张就吃了大亏......
(3)成立科技公司,但是卖 *** 和溜冰鞋。公司成立之初,柳传志并没有表现出他后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才能。他每天骑着自行车,像无头苍蝇一样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就是为了找一个能养活第11个人的项目。十天后,他一无所获,所以他别无选择。他在小商品市场卖过一些电子表、泳裤、溜冰鞋,在“公司总部”——
一天,他听到一个重大消息,大批彩电在江西一个人手中。他只要转手一次,每套就能赚上千元,但保证金是14万。
这笔钱将从何而来?
幸运的是,与其他研究人员不同,柳传志在创业之初就尽力与研究所拉开距离,因为他知道此时的民营企业在现实市场中生存有多么艰难。
于是,“母公司”研究所拨了20万启动资金给柳传志,柳传志马上汇了14万过去,不曾想这是骗子。
70%的启动资金,就这么没了!
要知道,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那个月,柳传志的工资是104元,亏损相当于柳传志1923个月的工资,也就是160年不吃不喝。
但是,开局不利的柳传志并没有沉沦,公司很快扭亏为盈。“母公司”中科院此时需要购买500台ibm电脑,肥水不流外人田。验收和培训服务交给柳传志的公司,整体服务费70万。
赚钱不是这次更大的收获。后来被看做是历史性的一刻,因为柳传志和ibm中国代表处的人搭上了关系,为联想20年疯狂扩张和收购ibm的pc业务埋下了伏笔......
(4)预见未来,决定生死。1985年的春天,也是柳传志的春天。
这一年,倪光南这位敬业邋遢的科学家发明了一款令人惊艳的软件——“联想汉字输入法”。
为什么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
这个时候,虽然ibm的个人台式电脑大量涌入中国,但在中国港的价格在2万元左右,在中关村只要一转手就能卖到4万元。但是这些昂贵的电脑都是英文的,无法输入和识别汉字。倪光南的软件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时候,不仅仅是倪光南,还有前面提到的史玉柱,他这个时候的团队也开发了一个类似的系统,命名为“汉王”,正在深圳的各种报纸上做广告。
柳传志不仅看到了倪光南软件的前途和钱,在所有想加入倪光南的竞争对手中,柳传志用一句话打动了这位科学家,他说:“一定要保证你所有的研究成果都变成产品!”。
这句话对于一个充满拯救世界情怀的科学家来说,无疑是更大的诱惑!
倪光南的加盟,不仅让公司的名字变成了“联想”,也让联想当年实现了300万的销售额。
不曾想,柳传志去年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家200万产值的大公司。一年后,实现了!
1986年,在这个极度喧嚣的年代,企业家准确预见未来是一种天赋,这也将决定一个企业未来的生死!
有人认为电子打字机是未来,柳传志认为电脑未来的方向是个人电脑!(以前都是商用电脑和大型电脑)。
不同的预见导致不同的投入。比如当时如日中天的四通公司,就卡在了打字机上。而柳传志则热情地把所有的钱和精力投入到ibm电脑的国产化上。
值得一提的是,他未来的接班人杨也于今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校分配工作前,他头也不回地一头扎进了北京中关村。一番比较之后,他觉得联想是可以承接他野心的地方,于是这个营销天才一头扎进了联想的“怀抱”。
他会为成为联想背后的巨头立下汗马功劳!
对了,也是在这一年,一个35岁的年轻人看到了深圳土地拍卖的新闻。和柳传志一样,他的茶杯震惊得差点掉到地上。他转头成立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叫万科。这个年轻人就是目前的房地产巨头——王石。
回到主题,今年年底,联想销售了6000多套倪光南的汉字输入软件, *** 销售了1000多台ibm个人电脑,全国培养了1000家经销商,收入超过7000万。
联想正处于鼎盛时期,危机正在逼近。柳传志和倪光南两个内部“巨头”,在公司经营方向上分歧严重,以至于到了生死边缘......
(5)道不同不相为谋。倪光南是科学家。他认为联想现在已经成功了,有钱做科研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是时候为国家做贡献了,所以他想大力投入大型计算机的研发,承担起提高中国计算机研究水平的历史重任。
但柳传志不这么认为。他坚持认为,中国it行业的未来方向在于个人电脑,他说,“联想的未来不是由我们决定的,而是由市场决定的。市场需求导向是联想成长的前提。人们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联想这十年来走到了一个动荡的岔路口,两大巨头的关系迅速恶化。每一次工作会议都是以两个人的争吵开始,然后以两个人的争吵结束。柳传志觉得倪是在胡搅蛮缠,倪光南则说“我跟你没完!”
两个人的关系走到了悬崖边,最后以倪光南离开联想而告终。
柳传志和倪光南
毋庸置疑,现在看来,理性的柳传志是对的,正是他的判断,让联想在未来变得伟大!
事实上,关于“刘妮之争”孰是孰非的讨论一直在进行。当时被认为是市场派和技术派的对决,现在演变成中国it企业走哪条路更好更坏的争论。有人说柳传志的“贸易-制造-技术”路径是对的,也有人说倪光南的“制造-贸易-技术”路径是对的。
但历史无法假设,经过这场风波,联想的“市场派”占据了绝对的上风,然后柳传志再一次展现了他的领导风范,决心在“自主品牌”上放手一搏!
扬英才的时代已经到来......
(6)全力把联想打造成民族品牌,联想的高光时刻就会到来。1987年,ibm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可能是嫉妒联想这样的下游企业“利用”它赚了大钱,所以禁止自己的系统识别其他所有软件。也就是说,从此联想的中文软件就不能在ibm的电脑上使用了。
结果联想和ibm分道扬镳,此时国际国内市场风起云涌,红海汹涌。
三年后的1990年,联想推出了自己的个人电脑品牌“联想1 1”。三十出头的杨已经成长为柳传志的得力助手,被任命为“联想1 1”事业部总经理。
在这个关键时刻,柳传志对杨说,“不管我们喜不喜欢,联想实际上已经充当了民族计算机产业的旗手。至少我们要孤注一掷。即使牺牲,也要大度!”
杨,内向、敏捷而略带羞涩,显示了他的营销天才。比如1995年4月1日联想第100台个人电脑下线的时候,他就宣称这是民族计算机产业的里程碑,并策划了这个“第100台pc谁来出?”最后,他把这台电脑送给了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家陈景润。
还有那句“如果人类失去关联,世界会怎么样?”广告词,也出自他手。
在产品性价比方面,他也做出了相当大的“成绩”。在当时同等性能的笔记本中,联想品牌电脑比国际品牌低40%-50%左右。
得益于“性价比和民族品牌导向”的热浪,联想个人电脑席卷全国!
到1995年底,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一项“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品牌”的调查中,联想排名之一,而ibm排名第三,这在中国计算机历史上还是之一次。
杨高兴地说:“这是民族工业的胜利!”
(七)少帅当权,出师不利。2000年5月,在联想的新年誓师大会上,56岁的柳传志亲手将“联想电脑公司”的锦旗和“联想未来”的金匾交给了36岁的杨。
少帅掌权,自然是什么都要更新。他很快确定了联想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即利用“高协、服务协、国际协”三驾马车,带动营业额50%,营收600亿。
于是,他以3亿元收购了财经网站winstone 40%的股份,投资5000万成立新东方在线,还成立了大型门户网站fm365,并与香港首富李嘉诚之子李泽楷合作开发宽带电脑。
但你有你的计划,世界有别的计划!
杨的所有计划都是在互联网寒冬前夕刚刚建立起来的。随后几年,纳斯达克互联网公司的股票开始暴跌,互联网泡沫一个个破灭。
少帅的所有计划和投资都流向了水漂。
为了寻求新的突破点,柳传志再次披挂上阵,于是有了收购ibm业务和裁员整体降成本的开始......
虽然收购ibm的业务后,联想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将重回巅峰,但也能让联想从全球第九大个人电脑公司上升到全球第三,仅次于戴尔和惠普,也能让联想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行列。
但是m&a的风险是巨大的。此时,联想拥有4亿美元现金。用柳传志的话来说,就是:“一不小心就被收拾了,欠投资人钱。这是不可想象的!”
但所有这些动作和变化,始终没有让联想走回巅峰,因为:
“时代变了,和20年前一样,是很大的变化!”
仅仅相差20年的两代联想领导人所做的一切努力,依然建立在大势未改的基础上。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的变化。2003年10月10日,当网易的股价涨到每股70.27美元时,创始人丁磊的财富也超过了50亿美元,而这家公司成立仅6年,只有50万人民币。
是的,此时的世界已经不是计算机行业本身的世界,而是互联网的世界。正是因为网游,丁磊达到了巅峰。
这种不同的创富方式,让之前创业20年的柳传志和张瑞敏望尘莫及。
但这就意味着柳传志没有意义吗?
当然不是!
正是丁磊踩着这些老一辈企业家的肩膀,才得以前行,创造了中国企业的神话。没有柳传志的个人电脑业务,中国以后哪里会有互联网?没有互联网,哪里会有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那么,柳传志会孤独吗?我想他不会,因为他已经完成了使命!
(9)情怀:这个世界永远属于敢于拼搏的年轻人。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自清末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企业敏锐地把握着时代的脉搏,时代的回报是无尽的财富:
清末,洪鼎商人胡雪岩在官商之间发迹。
后来,海商之一人张謇抓住了纺织业的脉搏,创造了南通的奇迹。
后来,船王卢作孚抓住了航运业的机会,有机会完成了中国版“敦刻尔克”几乎不可能的撤退,为中国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保存了一点救命稻草;
......
时代在不断发展,现在丁磊的财富远不如美团的王兴,字节跳动的张一鸣,拼多多的黄征,因为互联网时代已经被移动互联网取代了。
但是发展就此止步了吗?不要!
不,比以前更快了!
你看,柳传志的联想用了20年才达到巅峰,而丁磊只用了6年。
别担心,年轻人。你应该静下心来,看看下一个时代会是什么样子,然后像35年前的柳传志一样,抛开杂念,低头入局。
下一个时代是你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