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女人剪头发忌讳的日子
春节有许多的禁忌与讲究,其中之一就是正月不能理发,甚至有“正月理发死舅舅”的说法,那么正月理发死舅舅由来是什么呢?正月理发有什么讲究呢?主要是因为民间流传着“正月里剃头死舅舅”的说法,但实际上是没有太大科学依据的,大多是因为谐音误会,早在《掖县志》中就有人就提到,清军逼迫汉民进行剃发留辫子,但在古时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因此便以正月里不剃头为反抗,表达不忘旧日,因此被简称为“思旧”,但后来越传越偏,直接谐音为了“死舅”,因此就在民间形成了“正月里剃头死舅舅”的忌讳。
正月理发有什么讲究:
在国内的很多地方,都有“正月不能理发”的说法,要问老一辈的人为什么正月不能剃头?得到的答案都有几分恐怖的色彩:“正月剃头死舅舅”!这听起来完全不相干的事,却流传了这么久,而且不少人深信不疑。其实,这些都是一些误传,网友们更是戏说:当年沉香要是听过这句话,他妈早都救出来了,还用得着劈山。
正月理发死舅舅由来:
一:清朝入主中原后,为了牢固掌控全国人民,特别是汉族群众,在全国强制推行满人的发式剃头留辫子。满族人原是狩猎部族,为了实用方便,从额角两端引一直线,直线外的头发全部剃去,仅留颅顶发编成辫子。清政府把全国的剃头匠召集起来,每人发给一个挂有圣旨的“吊头旗杆”,让他们走街串巷,见到人就给剃头。“剃发令”规定官军民一律剃发,迟疑者按逆贼论,斩! 朝廷以死要挟汉人归依满人的发式,在广大汉人中引起了强烈反对,特别是江南文士认为强行剃头是对他们人格的莫大污辱,因而群起反抗,他们宁死也不剃发,甚至高呼:“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但是,顺治皇帝根本没理这一套,提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一声令下,各地接连发生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惨剧。血雨腥风之下,一些文人士大夫再也不敢高喊“头可断发不可剃”的口号了,然而反抗并没有停止,而改用种种拖延手法来应付。据说,为了反抗满族的统治,汉人就编造出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死舅”,谐音即“思旧”。日久天长,汉人也奉“满清”为正统了,剃发也渐成习惯。这样,正月不剃头以“思旧”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文化心理基础,由谐音讹传为“死舅”。正月一个月不剃头,意味着一年没有剃头,以此来缅怀祖宗,缅怀传统。此为一说。
二:还有一说,是个浪漫的民间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个贫穷的理发匠,没有什么亲人,只有一个舅舅。每年正月家家探亲的日子,他因买不起贵重礼品,就挑着剃头担子,去给舅舅精心理发。年复一年,从不间断。他手艺好,又细心,理得头发美观大方,人见人夸,舅舅高兴地说,这是送给他最好的礼物。后来,舅舅去世了,每到正月,理发匠就想起了舅舅,望着剃头担子潸然泪下......本来,这个故事讲的是正月剃头思舅舅,可是,传来传去走了样,不是“思舅舅”,而是“死舅舅”了。如今,人们还在以讹传讹地传说着。
三:还有一说,冬至一到,便进入“数九寒天”。民间将冬至叫做“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开始,以每九天为一个“九”,第一个九天就称为“头九”或“一九”,第二个九天称为“二九”,第三个九天称为“三九”,依次类推,一直数到第九个九天,便“九尽桃花开”。之后,再过九天就是节气“春分”,春耕季节开始了。
一到冬天,人们就盼着春天的到来。尤其在很多年以前,人们的这种心情更迫切,那时的取暖条件差,而且那时的冬天本就比现在的冬天要冷。为了度过“数九寒天”,人们想了很多方法,不让小孩在这些天里理发就是其中之一,意为“防九九”,怕小孩头部受寒。在有些地区,被传来传去走了样,谐音讹传为“妨舅舅”。成为北京地区“正月里剃头,妨舅舅”的由来。
正月里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说法,其实就是一个误会,科学地来说,正月里剃头也确实对身体不太好,按照中医的说法,一年之中的春天这3个月,大多是头发生长最旺盛的时候,不仅不需要进行剃发,而且最好披散着,如果不这样做,可能会导致春生之气的逆转,容易伤肝,因此这样来说,正月里不剃头也算是正确的做法。
过年剪头发有什么讲究
过年如果硬要剪头发,最好等到二月初二,这一天是龙抬头,按照民间的说法,“龙不抬头天不雨”,龙在民间文化中主要是主宰着风雨的吉祥征兆,因此这一天大多是用来祈祷风调雨顺,保佑丰收的。
百姓认为这一天剃头,能够福星高照,并且将其看做是除旧迎新,能够给新的一年带来好运气,因此也被称为“剃喜头”,所以在过年时,一整个正月都是不能剃头的,需要等到二月初二才能解禁。
过年前提前多久整头发
为了不在正月里剃头,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过年前的半个月进行理发,因为半个月的时间比较短,即使是过了一个正月不剪头发,头发也不会太长,而且还能够避开过年前的理发高峰期,并且这时候,很多商家也还没有歇业关门,做的效果也会好一些,不会以为匆忙而弄的不满意,因此提前半个月是最合适的选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