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谁发明出来的
新年又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带着祝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新春带着初渐变暖的好天气也迎接着新春的步伐走进新的一年。
沉浸在新年气氛之中的我们似乎还未曾察觉到春天的步伐也要悄然将至。
二月四日立春之日,意味着春天的到来。作为一年当中第一个带着新年气氛的节气,还未将至之时甚至都能感到它带着红色氛围走进我们生活时会是怎样。
生活的车轮依旧不会放缓前进的步伐,就如同一个接一个迎来的节气,预示着下一个阶段你会感到怎样的,但你似乎也总是对这变化莫测的生活着迷。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我们自小熟知的节气歌。
短短四句,就将一年之中的天气变化概括了出来。
事实上,二十四节气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不知你是否还记得依旧历历在目的2022北京冬奥?开幕式上对于中国二十四节气的介绍,不仅仅是对中华文化历史积淀的简单陈述,更是将中华文化放眼于世界文化中,在历史和文化的激荡中找寻二十四节气的深刻意义。
二十四节气不只是停留在日历上标红的日期,它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瑰宝。
接下来,我们将走进神奇的二十四节气的世界。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据记载,二十四节气最早就是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具体运用,是集中华文化和中国人民世代智慧结晶于一身的历史产物。
二十四节气最初多为农业生产服务,古人相信斗转星移,所以根据北斗七星的指向来调整农业生产活动,以防错过农作物的生长时节。
西汉汉武帝时期,二十四节气多应用于黄河流域的预测。而如今,二十四节气多为预测天气的工具,成为农历的重要部分。
上古时代,人们讲究天人合一。认为天主宰一切,所以利用斗转星移的制度对北斗七星进行观测,判断天象对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并作出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
归根结底,这也是天文学的实际应用。早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天文学。
对瞬息万变的自然现象倍感疑惑的古人,在观察日月星辰的更替之时,也在一步步向着科学前进。
再到后来,燧人氏时代确立了天北极,这是初次对于天文研究的一大成果;伏羲氏时代八卦的出现也将天地与人类生活各个方面联系起来的一大伟大尝试。
另外,炎帝时代还寻找到了太阳黑子和火星历等天文方面的发现。以上这些天文方面的发现都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科学文明的进步,也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这些发现当中的一部分也已经被证实。其中,炎帝发明的太阳历就是如此,简单的图画就蕴含着深刻而有考究价值的二十四节气,这背后也凝聚着中华儿女的智慧。
至今依旧伫立的华表柱也与如今的节气有非常大的关联。古代的天文学家立竿测影,观察伫立在地上的竿影长短来推定节气变化,将算出的历法,敬授民时。
也通常会观察地上竿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范围,也不由得让人想起了日晷这一对时间的检验工具。这就是古人最初对时间认知的实践过程。
立竿观影其实就是华表柱的前身。高耸的华表柱不仅仅富有装饰建筑物的美观性,同时也兼具人们探索时间的实用性。
春秋时期有著作将节气只划分了四个,而周朝时期逐步发展到了八个。最后,广为人知的二十四节气首次出现在西汉时期。
如今的二十四节气出自太阳黄经度数划分方法,就是依据太阳回归黄道的位置来定。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将简单的四季做了更细致地划分。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节气告诉人们四季来临,同时嘱咐着人们对于生产生活活动要有新的计划和调整。
春分、秋分。这两个节气昼夜等长,各平分12个小时。也在提醒人们这个日子过后将会出现较大的昼夜变化。春分大致在3月21日前后,是万物初次生长地季节,是生命的不断更新。秋分则在9月23日前后,是快要收获的季节,是生命的最终归属。
夏至、冬至则是一年当中最热、最冷的两个日子。
夏至之日是昼夜不等长,白昼的时间远大于黑夜的时间,在这一天白昼所带来的光线照射,为我国大部分地区提供较好的热量条件和日照时间。由于过长的白昼时间,其温度也是最高的。夏至在每年的6月22日前后。
冬至之日是黑夜陪伴人们的时间最长,就好像整个世界要被黑夜吞噬一般。在有些高纬度地区甚至会在超过十二个小时的黑夜中度过。但黑夜也为不一样的夜景增添了些许生气。由于过短的白昼时间,这一天的温度也是全年最低的。
所以就有了我们熟知的“冬至吃饺子不会冻掉耳朵”的习俗。冬至时间在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
这是一年四季中对于季节变化最为明显的几个,剩下的霜降、大雪、小雪等都是四季当中降水量和温度变化的表述。
二十四节气是由阴历进行划分的,而我们现在大多都是以阳历为主。那么阳历为何物?
太阳历简称阳历。阳历,众所周知,在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过程当中会与实际的日子出现“误差”。这些“误差”往往会将平时的一年365天变为一年366天。
对于以上的变化,古人运用自身的知识将天数不同的年划分为平年和闰年。
由于公转过程是地球围绕太阳转,所以太阳直射点不同导致的地球昼夜,冷暖,季节等都会产生差异。
由此,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在年复一年的规律当中总结出来了一套节气。
我们会在一年当中的二月分辨平年和闰年,那么平年和闰年到底有什么来历呢?
何为闰年?闰年就如同前文中提及的那样,是对于地球公转时的“误差”所进行地重新计算天数的方法。
闰年一年366天,其中二月29天,所以与以往的平年的365天多一天。
闰年最早由古代尧帝创立,并在《虞书尧典》出现过闰年的有关记载,表明即使是在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代也同样对闰年有了基本的认知和计算方法。
祖冲之是对于闰年精准计算的创立者。在尧帝时期的闰年的理解之上,祖冲之又做了相对精准的计算。
可谓是在闰年时间的确定之上更加仔细,也推动了古代社会对于时间更深的理解,也让对于节气变化的认知更加到位和准确。
二十四节气和闰年的研究意义今天所呈现出来的二十四节气和闰年的计算,并非一蹴而就的。
在历经历史的沉淀和时间的洗礼,二十四节气和闰年的计算才逐渐变得精准和完善。
是一代一代研究者不断在生活和研究过程当中不断革新出的产物,是一代一代人智慧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将一年四季划分成为了更加细致的多个节气,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地位不容小觑,也对于现如今更为快捷便利的现代化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到如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都离不开对于自然的依赖。
农民之所以辛苦,就是因为人类在面对自然的变化时非常脆弱。在没有二十四节气的年代,种植农作物无法提前预测天气变化也使得很多农民遭受了损失。
而有了二十四节气之后的务农就更为地便捷和方便,对于自然灾害甚至也可以未雨绸缪。
古时的二十四节气也对应着月亮的阴晴圆缺。随之,也衍生出了许多节日。
清明时节的雨声淅沥,纷至沓来的脚步是对祖先的敬畏,路边葳蕤的草木映照着生的希望。
清明节既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其中一个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清明时节的祭祖、踏青等都是二十四节气之下所出现的活动。
可见,二十四节气对于生活生产力的提升和进步也会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智慧的中华儿女不仅通过细微的观察获得了利用自然的能力,更从实践中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将原本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的原理转换成了实践阶段的成果产物。
就连饮食方面,中国人也把二十四节气融合了进来。冬至吃饺子,夏至吃凉面。养生与天气的完美融合也让中华传统文化变得栩栩如生。
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历久弥新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勤劳,使其在时代的画卷之中永葆生机和活力。
中华儿女一直在守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不停地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血液和力量。
二十四节气在当今会成为新闻热点,与之相关的传统美食也会利用互联网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二十四节气在冬奥会开幕式上的精彩亮相,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智慧。为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和未来增添了一抹色彩。
优秀的文化不只属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更属于全人类。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优秀文化的起源是不容置喙的。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要让更多的文化走向世界的舞台,在共识中找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总结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车轮之中,像二十四节气一样的中国智慧留在了历史前进的步伐之中并一直不断向前。
不仅对中华儿女的生活起到指导作用,更是对生产活动提供更多的参照。
二十四节气始终都是我国独创。它对于我国各个领域均有促进作用,甚至可以影响全世界的科学领域。
尤其是对于天文学和气象学的影响最为深远,指导劳动人们在长期的四季变化中更加对降水,温变、征兆等方面的了解。
赋予二十四节气优美名字的中国人,也会将节气融入进艺术作品当中,为文学艺术创作领域提供极好的素材。
不光是二十四节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值得探究和利用的瑰宝级财富。
或许它们对于生产活动的影响作用不会一下就有所体现,但是在整个发展过程当中总能发现其深刻的道理。
概括天气的二十四节气仿佛也对应着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会在人生每个阶段开始之前规划着美好的未来,希望在每个人生节点上都能顺利实现目标。
可生活中的插曲就如同这二十四节气之中的其他的小点,时有风雨交加,偶有晴朗无云,或有生命复苏,还有硕果累累。
人生之事,世事无常,如同这二十四节气一般,处处充满挑战,处处充满希望。
二十四节气在这个时代依旧焕活,依旧生机勃勃。也与你我的未来一般。
推荐阅读: